像歐洲,的其他舊大陸葡萄酒生產國一樣,奧地利有著非常悠久的釀酒和葡萄種植歷史。根據研究,藤蔓植物早在6000萬年前就存在于奧地利。隨著歷史的變遷,奧利已成為歐洲乃至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生產國,掌握奧地利酒標知識成為奧地利葡萄酒愛好者不可或缺的技能。本文主要詳細介紹了奧地利葡萄酒的分級知識,并展示了奧地利不同的葡萄酒標簽。

1
奧地利葡萄酒的分級
在奧地利酒標上的眾多信息中,讓人困惑的當屬奧地利葡萄酒的等級知識。2009年,歐盟采取了新的法律,對具有地理標志標簽(Geographical Indication,簡稱GI)的葡萄酒進行保護,而具有GI的葡萄酒又可以分為原產地保護標簽(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簡稱PDO)和地理標志保護標簽(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簡稱PGI)兩大類。奧地利的葡萄酒也適用于這一法規(guī),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奧地利葡萄酒還有一些更為細致的分類。
1. 不受歐盟GI保護的葡萄酒
日常餐酒(Wein/Wine)
日常餐酒既不屬于PGI范疇,也不屬于PDO范疇,是奧地利分級制度中低的等級。其酒標上除了注明產自奧地利,不能包含詳細的產區(qū)名。該等級葡萄酒所用的葡萄可采自奧地利的任意產區(qū),成熟度不低于10.7°KMW(全稱Klosterneuburger Mostwaage,指葡萄汁含糖量的重量百分比),且在釀酒時可人工添加糖分,葡萄酒酒精度需達到8.5%。
2. 屬于PGI范疇的葡萄酒
地區(qū)餐酒(Landwein)
這個等級和德國的地區(qū)餐酒類似,相當于法國VDP(Vin de Pays)和歐盟IGP(Indication of Geographical Protection)。該等級要求葡萄成熟度達到14°KMW,且釀酒過程中允許添加糖分。此外,地區(qū)餐酒酒標上注明的葡萄酒產區(qū)需為以下4個葡萄種植產地之一:下奧地利(Niederosterreich)、布爾根蘭州(Burgenland)、施泰爾馬克(Steiermark/Styria)和維也納(Wien/Vienna)。
3. 屬于PDO范疇的葡萄酒
高級葡萄酒(Qualitatswein)
這個等級的葡萄酒來自奧地利的指定產區(qū),低酒精度為9%,且釀酒所用的葡萄均為奧地利35個法定葡萄品種(13個紅葡萄品種和22個白葡萄品種)中的其中一種或多種,成熟度不低于15°KMW。經過品鑒機構審查批準的合格高級葡萄酒可在國內外銷售。該等級類似于德國的QbA等級,不同的是奧地利高級葡萄酒包含的小房酒(Kabinett)在德國分級制度中并不屬于QbA等級,而是屬于高級優(yōu)質葡萄酒。
高級優(yōu)質葡萄酒(Pradikatswein/Pradikat)
“Pradikatswein”是奧地利葡萄酒的高等級。釀造高級優(yōu)質葡萄酒時,必須通過中斷發(fā)酵來保留葡萄酒中的殘?zhí)橇?。此等級下又嚴格根據葡萄自然糖分含量細分?個級別:遲摘(Spatlese)、逐串精選(Auslese)、稻草酒(Strohwein/ Schilfwein)、冰酒(Eiswein)、奧斯布魯(Ausbruch)、枯萄精選(Trockenbeerenauslese,簡稱TBA)以及逐粒精選(Beerenauslese,簡稱BA)。
遲摘葡萄酒:釀造遲摘葡萄酒所用葡萄的采收期通常比正常的葡萄采收期至少晚一周,成熟度不得低于19°KMW
逐串精選葡萄酒:釀制逐串精選葡萄酒需要逐串地精選出成熟度達21°KMW的葡萄,且這些葡萄中有部分感染了貴腐菌(Botrytis Cinerea),所以較之于遲摘葡萄酒,逐串精選葡萄酒的糖分更高
逐粒精選葡萄酒:顧名思義,逐粒精選葡萄酒所用的葡萄是通過手工逐粒精選葡萄藤上其成熟且感染了貴腐菌的果粒釀制的,葡萄成熟度不低于25°KMW
稻草酒:釀制稻草酒的遲摘葡萄成熟度需達到25°KMW,葡萄在壓榨前需置于稻草堆或蘆葦上進行至少3個月的風干
冰酒:冰酒所用的釀酒葡萄需留在葡萄園直至結冰再采摘,然后帶冰壓榨發(fā)酵,其葡萄成熟度不低于25°KMW
奧斯布魯葡萄酒:釀造奧斯布魯葡萄酒選用的是感染了貴腐菌的葡萄,成熟度需達到27°KMW。這一級別典型的代表就是魯斯特奧斯布魯甜酒(Ruster Ausbruch)
枯萄精選葡萄酒:當感染了貴腐菌的葡萄干枯后,且成熟度達到30°KMW及以上,則可用于釀造枯萄精選葡萄酒
2
奧地利產區(qū)系統(tǒng)
奧地利產區(qū)系統(tǒng)(Districtus Austriae Controllatus,簡稱DAC)于2001年引進奧地利并于2003年開始生效,這一體系相當于法國的AOC制度和意大利的DOC制度。DAC葡萄酒體系并不像奧地利分級制度那般根據葡萄采摘時的成熟度或含糖量來分類,而是當某個特定產區(qū)的生產者們一致同意使用某個(或某些)葡萄品種釀酒,且釀造的葡萄酒能夠好地表現該產區(qū)的特點以及受一系列的法規(guī)控制,那么該產區(qū)可以被分級為DAC。只有遵循產區(qū)規(guī)定的葡萄酒才能標上DAC,而同產區(qū)其他葡萄酒只能使用大產區(qū)的名稱。
DAC葡萄酒體系下又可細分為經典(Klassik)和珍藏(Reserve)兩類。其中經典類葡萄酒酒體輕盈、果味濃郁;而珍藏類葡萄酒則酒體厚重,帶有淡淡的橡木風味或是因受貴腐菌影響而具有更加濃郁的風味。目前,DAC葡萄酒體系還不能夠取代奧地利的分級制度,但在奧地利的DAC法定葡萄酒產區(qū),DAC葡萄酒體系的執(zhí)行是要優(yōu)先于分級制度的。
3
瓦赫奧的分級體系
除了上述的體系,位于奧地利東部地區(qū)的瓦赫奧(Wachau)還發(fā)展出一套嚴謹而又特的分級體系。這一體系由維尼亞瓦赫奧協(xié)會(Vinea Wachau)創(chuàng)立,將干白葡萄酒分成3個等級:
芳草級(Steinfeder):芳草級是3個等級中風格輕盈的一種,主要在國內銷售。該級別的葡萄的成熟度至少為15°KMW,酒精度高為11.5%
獵鷹級(Federspiel):獵鷹級是3級分類體系中的第2級。這一級別對于葡萄成熟度以及葡萄酒品質的要求和小房酒類似,其葡萄成熟度需達到17°KMW,酒精度為11.5%-12.5%之間,且釀酒時不允許添加糖分
蜥蜴級(Smaragd):蜥蜴級是瓦赫奧分級體系中的高級別,酒精度至少為12.5%。該級別選用延遲至少一周采摘的成熟葡萄進行釀造,成熟度達19°KMW
4
其他常見酒標術語
相信大家讀完上面的信息之后,對奧地利難以捉摸的分級制度、DAC葡萄酒體系以及瓦赫奧分級體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小編還將為大家奉上奧地利酒標的其他常見術語。
Abfuller:裝瓶者
Erzeugerabfullung:由生產商裝瓶
Gutsabfullung:在酒莊裝瓶
Extra Trocken:干型,這一類型葡萄酒殘?zhí)橇扛邽?g/l
Trocken:干型,這一類型葡萄酒殘?zhí)橇扛邽?g/l
Halbtrocken:半干型,半干型葡萄酒的殘?zhí)橇吭?-12g/l之間
Lieblich:半甜型,半甜型葡萄酒的殘?zhí)橇吭?2-45g/l之間
Suss:甜型,殘?zhí)橇繛?5g/l以上
Prufnummer:由奧地利葡萄酒檢測機構頒發(fā)的質量控制編號。奧地利高級葡萄酒和高級優(yōu)質葡萄酒需通過品酒會進行的化學分析后方可獲得編號,該品酒會是由國家授權的專家組成。對于DAC葡萄酒,除了通過上述的化學分析,還需要做進一步測試,在確定葡萄品種和產區(qū)的典型性后,才可授予該編號。這串編號會出現在紅白相間的螺旋蓋上,代表葡萄酒已通過了質量控制
Rotwein:紅葡萄酒,占奧地利葡萄酒總產量的30%
Weisswein:白葡萄酒
Sekt:干型起泡酒。奧地利大部分的干型起泡酒產自維也納,由綠維特利納(Gruner Veltliner)或皮諾(Pinot)家族中的其中一種葡萄釀造而成
Weingut:酒莊
Weinkellerei:釀酒廠
Winzergenossenschaft:釀酒合作社
奧地利位于歐洲中部,與多個國家接壤,其北部是著名的葡萄酒生產國—— 德國作為鄰國,奧地利的葡萄酒產業(y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德國的影響,所以奧地利的葡萄酒標簽與德國非常相似一般來說,奧地利的葡萄酒葡萄酒標簽包含制造商的名稱和地址、產區(qū)、等級、葡萄品種、年份、酒精含量和殘?zhí)呛康刃畔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