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現(xiàn)在人們常有的事情,有些人是因為開心而喝酒,而有些人是因為悲傷而喝酒,那么,大家有沒有嘗試過酒來壯文膽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詳細的了解一番吧。

說起來,我真正與酒結緣并不太長。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還在上海某報發(fā)表《學喝啤酒》一文,陳述本人對喝啤酒的感覺和感悟。當時我在鐵路一家負責物資供應的單位上班,獎金不多,但職工福利不錯,時不時會分發(fā)一些豬肉、桔子、啤酒等食品。那時啤酒在我們閩中山區(qū)還屬于新興飲品,尋常百姓能夠時常喝上這種帶有好多泡沫的、被人稱為“馬尿”的東西,可以說是很有口福的了。單位每次分發(fā)啤酒,都是每人一大木箱,每箱24瓶。望著這24只像手榴彈模樣的家伙,滴酒不沾的我,心里直發(fā)怵:“我的媽呀,這該怎樣才能干凈徹底地把它們給消滅了?”于是,我每日中午開啟一瓶啤酒,倒一杯自飲,見泡沫將杯子溢出老高,心里就有一種莫名的興奮(這滿滿當當?shù)木跋?,也許是我這個初飲者對美滿生活的一種期許吧),待其雪白的泡沫回落,杯中酒只余小半杯,且酒面上還嗤嗤冒著小氣泡的當兒,我端起杯子呷了一口,只覺得味道苦澀,并非什么瓊漿玉液也??蛇@一小杯酒倒入肚子,臉上立馬起了反應,待勉強再灌下第二杯酒后,臉上早就是紅云一片了。老婆對此更是無緣,聞都不聞一下,更不用說共飲了。沒法子,我只得將剩下的大半瓶啤酒放進冰箱,留待晚餐時接著喝;詎料再飲,這瓶酒仍未能喝完。至此,我不得不承認我的酒緣尚淺,否則一瓶低度數(shù)的、有著液體面包之稱的啤酒,不可能要分數(shù)次來飲之。
當時分發(fā)啤酒,裝啤酒的木箱與啤酒空瓶是要限時退還的,且往往是一箱酒飲不到1/3,新的一箱啤酒又至,無形中,喝酒成了我那時生活的一種額外負擔。及至后來,仿效“速戰(zhàn)速決”法,干脆呼朋喚友,貼上酒菜,將那幾成負擔的一箱箱啤酒幫忙消滅掉。于此,貼酒、貼菜、貼工夫,表面上看似乎有點損失,實際上卻也收獲非?。阂皇俏以谶@忽淡忽濃的酒氣的熏陶下,逐漸領悟了酒文化的真諦;二是在不知不覺中,酒量與酒膽與日俱增。雖然迄今仍不失為小酒人,但酒席中所折射出來的社會生活,尤其是小民的生活習性甚或某種率真豪邁文化雛形,讓我這只初下酒溪的絨毛小鴨,也感受到此間的熱烈氛圍和絕妙之處。
如今,老夫我也能喝個三五瓶啤酒或者半斤白酒而不致爛醉如泥,且也能品出甜酒與烈酒的不同韻味來。盡管酒量還是不濟,但是酒膽看漲,一上桌,常因性格使然,喝得酩酊大醉,我也因此在朋友圈內(nèi)落下個“酒量一般,酒風不錯”的名聲。同時,因品酒無數(shù),也連帶閱人無數(shù),上席后,酒過三巡,一般情況下都能看出誰人豪爽,誰人彎彎繞,誰人真性情,誰人勢利眼?;?,關乎酒文化的文章也發(fā)表了不少,譬如《喝酒、看劇、論英雄》一文(發(fā)表在《華夏酒報》),我將有品位的善飲者與英雄豪杰相提并論,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我自小就有的英雄情結;又如《飲酒的三大功能》(發(fā)表在《諷刺與幽默》),是我的飲酒經(jīng)驗談,對酒的功能下了如是定義:一是親情的融洽劑,二是有骨質詩文的催化劑,三是壯行色的好東西。
酒藏樂趣,杯映乾坤,這是酒齡不長的我為酒下的偈語。我想,大碗喝酒是人生的一種至高境界;謹小慎微,細品慢咽也算是飲中一景,但與酒的喜慶、熱烈之品性相去甚遠。充其量是小酒人的我,也是十分干脆地舍此而推崇前者的。誠然,若想飲到日臻其美的超脫程度,那是文豪酒仙的鳳凰涅槃,我等小文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
酒中的樂趣只有真正懂酒的人才會明白的,因此,許多懂酒的人都會用酒來發(fā)泄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內(nèi)容,可以說現(xiàn)在的生活是離不開的酒的,總之,大家看看上面的內(nèi)容就會大概的比較明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