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過了特別緊張的一天,或者想要找些東西來搭配我做的相當頹廢的一頓飯時,我會選擇葡萄酒。我承認更喜歡干白,但不是每一次都喝干白。

我上大學時喝的第一杯酒精飲料是烈酒——裝在塑料瓶里,勾兌了朗姆酒的廉價伏特加,偶爾還會有杜松子酒,嘗起來像點燃的汽油。直到25歲左右,我才開始了解葡萄酒,時不時都會喝上一杯。為了慶祝我25歲的生日,我甚至在當?shù)匾患移咸丫粕痰昱e辦了一場品酒會,為人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托斯卡納葡萄酒。
黑人對葡萄酒知之甚少。它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新奇的東西,我們覺得葡萄酒越甜越好。
某些烈酒品牌已經(jīng)成功地認識到了美國黑人的購買力,但很少有葡萄酒品牌能做到這一點。“人們不跟我們說話,就是這樣。”葡萄酒教育和咨詢師塔尼莎·湯森(Tanisha Townsend)說。
卡梅隆·格洛弗(Cameron Glover)在她寫的一篇文章《黑人飲酒》(Drinking While Black)中思考了這個話題。“我通常更喜歡Moscato——起泡的甜白葡萄酒,或者甜的混釀。”但因為我知道黑人女性應該喝什么,期待怎樣的葡萄酒文化,所以當我點自己想喝的飲料時,一種自我意識就會占據(jù)上風。”格洛弗寫道。
身為一名來自南方的黑人女性,只會讓這些假設變得更加復雜,而葡萄酒行業(yè)對黑人營銷的方式,都強化了這些假設。這些假設會影響像問我這樣的葡萄酒消費者。
“人們不跟我們說話,就是這樣。”葡萄酒教育和咨詢師塔尼莎·湯森(Tanisha Townsend)說。她說的是葡萄酒行業(yè)對消費者營銷的老式方法——僅針對白人的飲酒者的營銷方案。大多數(shù)葡萄酒廣告和營銷,以及該行業(yè)的許多文化看門人,似乎都沒有意識到黑人市場的偏好或購買力。湯森德說,他們沒有花時間和精力做調(diào)查。
這與烈酒市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某些烈酒品牌認識到黑人的購買力,而黑人反過來又改變了他們的銷售市場,鞏固了他們在文化詞匯中的地位。軒尼詩(Hennessy)、Ciroc、Alize、Crown Royal和無數(shù)其他公司要么針對黑人飲酒者開展營銷活動,要么利用嘻哈音樂來打廣告。
事實證明,這一戰(zhàn)略非常成功。軒尼詩(Hennessy)在干邑(Cognac)中處于領先地位。美國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場,占426億歐元的全球銷售額的55%(2019年約為482億美元)。
尼爾森(Nielsen) 2018年的一份報告稱,美國黑人消費者擁有1.2萬億美元的購買力,為什么葡萄酒行業(yè)要把這一事實擺在桌面上?
葡萄酒作家朱莉婭·科尼(Julia Coney)以莫斯卡托(Moscato)為例,說明這種稀有的葡萄酒與美國黑人有著實實在在的聯(lián)系。
尼爾森報告稱,2010年Moscato的銷量增長了一倍,2011年又增長了70%。2013年,Nicki Minaj 推出了自己的Moscato葡萄酒系列MYX。同年,尼爾森酒精高級副總裁丹尼·布雷格(Danny Brager)對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表示,莫斯卡托的銷量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
“我研究葡萄酒已經(jīng)有10多年了。坦率地說,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布雷格在一篇名為《莫斯卡托找到了一個更年輕、更時髦、更棕色的觀眾》的文章中對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的山姆·桑德斯(Sam Sanders)說。
除了寫關于葡萄酒的文章,康尼還經(jīng)常帶著以葡萄酒進行環(huán)球旅行,并在華盛頓特區(qū)的一家葡萄酒商店兼職工作。
所有這些例子都證明,向喝葡萄酒的黑人營銷是可行的。但為了做到這一點,葡萄酒行業(yè)的專業(yè)人士和廣告公司需要拓寬他們的視野。
他們需要將黑人納入他們的員工隊伍,并努力接觸黑人葡萄酒作家、博客作者、教育工作者和顧問。不斷推出優(yōu)秀內(nèi)容來吸引觀眾。讓葡萄酒行業(yè)變得更具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