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會出席一些宴會或者聚會,在聚會里和上一些酒是必不可免的了。而現(xiàn)在更多的聚會都選擇喝葡萄酒,因為自醫(yī)學上來說喝葡萄酒是對人體有好處的??蓪τ谄咸丫苼碚f,你對它的了解是否只是停留在酒的本身呢?不知道你有沒有了解過釀制它的酒莊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酒莊吧!
寶嘉龍莊園(Chateau Ducru-Beaucaillou)位于法國波爾多圣朱利安產(chǎn)區(qū),莊園的土地是十七世紀中后期從龍船莊園(Beychevelle)分割出來而形成。寶嘉龍莊園占地220公頃,其中75公頃是葡萄園,種植葡萄比例為70%赤霞珠,30%美樂。1855年被評為梅多克列級酒莊第二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寶嘉龍莊園的概況。
寶嘉龍莊園有正副牌兩款產(chǎn)品,另有1970年新置入的拉朗寶怡莊園(Chateau Lalande-Borie)。即便你不認同1998年帕克將寶嘉龍與拉菲、拉圖等并列一級莊這種過于噱頭的做法,寶嘉龍正牌酒通常帶有的塔夫綢與精細法國刺繡的韻味也會魅惑你在微醺中認同:很多年份里它確實配得上"超級二級莊"這種說法。 
那是2011年的9月,根據(jù)慣例,寶嘉龍莊園的葡萄酒都應(yīng)該在橡木桶中沉睡至少12個月才裝瓶,我們的到來實際上提前喚醒了它們。但這在向來有在每年3-4月售賣"期酒"傳統(tǒng)的波爾多不算什么:從每年新釀的葡萄酒進入橡木桶前就在舌尖幻想它未來的風韻,到桶釀過程中以守護者的名義窺測逐漸成形的酒體,再到把最后的夢想隨成酒一起灌入瓶中封存、寄希望于數(shù)十年后睡美人醒來時自己能是站在她身邊的幸運王子--這構(gòu)成了法國傳統(tǒng)葡萄酒文化最核心的莫烏比斯環(huán)糾結(jié)。
"草堂春睡足"后的寶嘉龍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法國畫家安格爾筆下的貴婦。比如一年后我遇到的那瓶1999,不動聲色間綻放的自信與雍容神似安格爾1856年那幅《摩特希夫人(Mme. Moitessier)》。2011年來到我面前的這杯寶嘉龍,卻更讓我想起黑塞(Hermann Hesse)那部并不常為人知的作品《克諾爾普(Knulp)》。
葡萄酒現(xiàn)在我們就常常能喝到了,在上世紀來說,葡萄酒以奢侈品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大眾眼里,而那時候人們只為解決溫飽問題而煩惱,根本沒有余錢去購買這樣的奢侈品。而到現(xiàn)在有了余錢去購買它,但也只是購買來品嘗,沒人會留言它背后的酒莊是在哪。小編我今天說了這么多,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