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對葡萄酒感興趣,喝了這么多的葡萄酒,相信你多多少少都了解一點葡萄酒的文化知識,但在葡萄酒世界里還隱藏著十個秘密,一般人是不知道的,那么你想知道嗎?
1、拉菲 木桐 侯伯王最初都是“小山丘”的意思
拉菲酒莊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拉菲:史料上對拉菲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至公元1234年,當時紀錄的名稱為拉菲宮波(Gombaud de Lafite),即位于波亞克村北部的維爾得耶修道院。在加斯科涅方言(Gascon,法國西南部比利牛斯地區(qū)舊時稱加斯科涅省)中,“l(fā)a hite”意為“小山丘”,“拉菲”因而得名。當時,這里可能已經種有葡萄樹,真正形成規(guī)模是在17世紀塞居爾家族的到來。
侯伯王酒莊(Chateau Haut-Brion)
侯伯王:1525年4月23日,利布爾納(Libourne)市長的女兒Jeanne de Bellon嫁給波爾多市議會法庭書記Jean de Ponta,嫁妝就是佩薩克·雷奧良產區(qū)的一塊被稱為“Huat-Brion”的地。1549年,彭塔克著手修建城堡,對風土了如指掌的他將城堡修建在沙丘腳下的沙礫區(qū),而沙丘則專門用來種植葡萄。
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木桐:“Mouton”在法語中是羊的意思,今天木桐酒莊的徽章也是由兩只羊組成的,但木桐和羊這個動物卻沒有什么淵源。Mouton的拼寫也是源于加斯科涅地區(qū)方言Mothon,本意是小土坡,意即酒莊葡萄園所處的區(qū)域其實是一片土坡。
2、一群寡婦成就了如今的香檳?
Veuve這個詞在法語是“寡婦”的意思,在各大香檳品牌中常常見到,源于香檳區(qū)的發(fā)展離不開那些偉大的寡婦。
Nicole-Barbe Ponsardin
妮可-芭布·彭莎登夫人(Nicole-Barbe Ponsardin)是凱歌香檳(Veuve Clicquot)的靈魂人物。在丈夫弗朗索瓦 (Francois)英年早逝后她毅然接管家族事務,并于1816年發(fā)明了有效去除沉淀的轉瓶法,還用燦爛的金黃色作為凱歌香檳的標志(當時大部分酒標都是黯啞的色調)。致力于發(fā)展國際市場的她就連在拿破侖入侵俄國的交戰(zhàn)時期,利用放松的海禁,將澄澈的香檳運入當時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的俄國,使得凱歌香檳風頭無二。
另外還有羅蘭百悅香檳的百悅夫人和德諾蘭庫爾夫人,創(chuàng)制出更輕盈、細致而優(yōu)雅的干型(Brut)波馬利香檳的露易絲·波馬利夫人,堡林爵香檳的莉莉·堡林爵夫人,路易王妃香檳的卡米耶·奧爾利-侯德爾夫人和杜洛兒香檳的卡洛夫人等。
3、“教皇酒莊”還真的有教皇!
教皇克萊蒙五世
14世紀時,教皇克萊蒙五世(Pope Clement V)在法國當選為教皇。他出生在波爾多的一個貴族之家,深諳葡萄酒之道,佩薩克-雷奧良(Pessac-Leognan)地區(qū)最古老的黑教皇酒莊 (Chateau Pape-Clement)就是他做波爾多大主教時的莊園。
黑教皇酒莊 (Chateau Pape-Clement)
當選教皇后他并沒有前往羅馬上任,而是將教廷遷到了法國南部的阿維尼翁(Avignon)城,此后共有7位教皇在這里居住過,愛酒的他們成了當地葡萄酒最主要的推廣者。由于教皇本人很喜歡自己領地出產的佳釀,便賜名這些葡萄酒為“Vin du Pape”(教皇喝的酒)。
在約翰二十二世(John XXII)執(zhí)政期間,阿維尼翁城北面當時稱為Calcernier的地區(qū)作為教廷的避暑勝地,修建了一座歷時16年才完工的城堡別墅,“教皇新堡”由此產生。但經歷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混亂和二戰(zhàn)期間納粹的燒殺擄掠,教皇們居住過的城堡已只剩斷壁殘垣,葡萄酒卻流傳了下來。
4、《禁酒令》總統(tǒng)自己卻是個酒鬼...
隨著1920年1月16日頒布的憲法第18次修正案,美國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禁酒時期(The Prohibition)。帶來的結果是黑社會的壯大、酒精消費量不減反增等。三次被列為“美國最糟糕的十個總統(tǒng)”的第一名的沃倫·甘梅利爾·哈定為了競選而給禁酒令投了通過票,但身為酒鬼的他也在白宮里私自貯存了很多非法釀造的酒。開著他那輛雪佛蘭在打高爾夫球的時候,球袋里面還藏著威士忌。
5、寸土寸金的勃艮第葡萄園不及中國房價
世界上最貴的葡萄酒幾乎全部來自勃艮第,這里的葡萄園不管是大區(qū)級還是不知名的Lieux-dit價格在過去的十幾年只升不降,至于蒙哈榭這樣的特級園更是寸土寸金。據法國農業(yè)部報道,2013年特級園每公頃市場價最高至1290萬美金,每公頃等于1萬平方米折算下來每平米1290美金,相當于人民幣11000每平米。這么看你可能覺得也不高啊,這價格相當于中國三線城市的房價,在上海動輒10萬的均價面前很多土豪也是買的起勃艮第葡萄園的呢!但是,沒人會買100平的特級園,100平米的葡萄園一年只能出產30、40瓶葡萄酒,估計幾輩子也回不了本。
6、“巴羅洛男孩”中還有一個女漢子
意大利曾被稱作是葡萄酒舊世界里的舊世界,它有著古老的歷史、古老的酒具和意大利人根深蒂固的理念。在1980年代早期,一群“Barolo Boys”開始改變巴羅洛葡萄酒的游戲規(guī)則,由Elio Altare帶頭,他們實行綠色采收、采用更短的浸皮時間、使用225L法國小型橡木桶代替5000L的斯拉沃尼亞橡木桶。
“巴羅洛男孩”中唯一的女孩Chiara Boschis被認為是巴羅洛第一位女性釀酒師,她熱情自信,像個“女超人”。其家族從Pira家族手上買來酒莊后,Chiara就大刀闊斧地按照她認為正確的耕作及釀酒理念改革。努力將雄健力量的Barolo賦予更濃郁的香氣,讓它們變得容易親近,更加優(yōu)雅豐富,經常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高分評價。
7、西班牙的地下酒窖本是用來“地道戰(zhàn)”的
地下酒窖一直被視為儲存葡萄酒的最佳環(huán)境,它溫度、濕度適宜且恒定,避光避震。在西班牙Laguadia小鎮(zhèn)幾乎每家都有地窖,但在以前可不是為了藏酒而建。這樣的地窖整個Laguadia小鎮(zhèn)一共有230個左右,曾經在外敵入侵時,城里的人就用這個四通八達的地道進行聯(lián)絡和運送物資。當時地道都是相通的,后來沒了戰(zhàn)亂,人們漸漸把地道隔斷,形成的地洞就是如今各家的酒窖。
8、AOC并不是葡萄酒的專利
以法國為例,國家原產地名稱部門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 (INAO)授予的原產地標識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lée)適用于葡萄酒、烈酒、肉類、黃油、薰衣草、水果等農產品。1919年,第一步關于原產地保護的現(xiàn)代法律法國正式通過。1935年,在Joseph Capus的倡議下,全國原產地名稱委員會(Comité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CNAO)代表政府和酒農們管理葡萄酒相關事宜,二戰(zhàn)后CNAO變成INAO。1990年,INAO的職責范圍從葡萄酒拓展到其他農業(yè)領域。
9、喝酒時的“室溫下飲用”并不是指你房間的溫度
這個就比較好理解,拿這個季節(jié)來說,沒有暖氣的南方室溫可以在零上8℃左右;集中供暖的東北地區(qū)盡管室外零下幾十攝氏度,室內可能零上30℃。而紅葡萄酒的適飲溫度一般在20℃,室內溫度較高的話可以把酒在冰箱的冷藏室里放一會,室內溫度較低可以開空調、捂酒瓶等等。
10、葡萄酒瓶顏色的不同(綠、棕)并不是顏值問題
有的葡萄酒瓶是橄欖綠色,有的則是棕色,就和我們夏天為了保護眼睛戴墨鏡一樣,不單單為了美觀,有顏色的酒瓶還避免了陽光對葡萄酒的傷害。一般來說,棕色的酒瓶比綠色的酒瓶的可以提供更多的保護,尤其是對那些低酒精度、微甜的白葡萄酒。但是,隨著釀酒技術的進步,葡萄酒瓶中儲存的穩(wěn)定性也得到了提高,透明玻璃瓶變得流行了起來。連傳統(tǒng)的釀酒師也會說:“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所見即所得)

通過上面葡萄酒世界的十個小秘密介紹,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對葡萄酒的認知又加深一步呢?葡萄酒作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需要人們不斷去探索、發(fā)掘,這個過程很看重人們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