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喝紅酒之前會先看它的適飲溫度呢?我看到很多的朋友都是即開即飲的,其實就好比一頓飯菜,涼了味道就變得不再美味,酒也一樣,如果不是在它最適飲的溫度下喝,酒的味道就沒那么可口,那么大家對紅酒的適飲溫度了解多少呢?下面一起跟小編來看一下吧!
1、什么叫適飲溫度 為什么要遵照適飲溫度
適飲溫度,顧名思義,也就是葡萄酒最適合飲用的溫度。注重適飲溫度,其實是為了得到更好的飲酒體驗,最大可能釋放出葡萄酒的香氣的同時,又不影響風味口感。
a) 溫度對葡萄酒最大的影響在于香氣與味道,它也可以影響酒的結構感與復雜度。
在溫度較高時葡萄酒里活躍的味道物質更容易釋放出來,不過,一旦溫度過高,葡萄酒里的酒精會強烈地揮發(fā)出來,壓住其他的精細香氣,在口腔里也會影響葡萄酒的平衡度,喝起來會覺得無力平淡。
當溫度過低時,葡萄酒的香氣會進入封閉狀態(tài)。如果你也曾因為將酒遺忘在冰桶里而導致白葡萄酒溫度太低,你應該會發(fā)現(xiàn)此時酒的香氣非常微弱,難以察覺。如果溫度進一步降低,葡萄酒的味道也會受到影響,原本復雜多變味道豐富的一瓶酒可能變的平淡無趣。另外,對于紅葡萄酒而言,溫度過低,不僅香氣微弱,單寧也會顯得更緊澀收斂。
b) 在不同溫度下味蕾的感知度也是不同的。
味蕾在不同溫度下對味道感知能力也有不同。溫度較高時,舌頭對甜味和苦味更為敏感。所以融化后的冰淇淋我們會覺得更甜膩;啤酒在常溫下喝起來也更苦。
也因此,大部分的甜酒需要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飲用,以突出酸度,避免甜膩,保持清脆口感。尤其是酸度不足的甜酒更要重視溫度,稍低的溫度可以幫助葡萄酒在口腔里建立更出色的平衡度。

2、不同酒的適飲溫度各不相同
不同的葡萄酒需要搭配不同的飲用溫度來幫助這瓶酒展現(xiàn)出最出色的一面,當然有時也可以利用溫度來隱藏酒里存在的一些缺陷。雖然“完全合適”的溫度也因人而異,但也逃不開以下這些大致的溫度準則。
1)起泡酒
適飲溫度 4~7℃
因為溫度對葡萄酒里的二氧化碳也有極大的影響,溫度高時二氧化碳處于更為活躍的狀態(tài),揮發(fā)更為劇烈。較低的溫度則可以讓酒中的氣泡感覺更為精細,而非粗糙的泡沫感。
不過也并非所有起泡酒都需要低溫以此來欣賞氣泡帶來的清脆口感。有時候瓶中二次發(fā)酵只是為了給酒增加復雜度,氣泡只是副產(chǎn)品。比如澳洲的氣泡設拉子,單寧與氣泡并存,相當一部分嚴肅的低含糖量酒都適合在室溫下飲用。 另外,老年份香檳也是一個例外,在時間的錘煉下老年份香檳已發(fā)展出驚人的復雜度,與Montrachet蒙哈榭一樣,建議可以使用更高一些的溫度(10~16℃)來飲用。
一般在打開前一個小時,可以把起泡酒放入冰箱冰鎮(zhèn)。如果時間有限,也可以放在冰桶里,大概半個小時,就可以達到和前者一樣的效果。倒酒后,請記得把瓶子重新放在冰桶里保持低溫哦。
2)白葡萄酒、桃紅酒
飽滿或復雜的干白葡萄酒 12~16℃
清爽的干白葡萄酒 5~10℃
桃紅酒 6~10℃
這個溫度下,能保存住白葡萄酒的果味和清新。另外,由于味蕾在低溫時對甜味的感知不那么敏感,葡萄酒在低溫時感覺酸度更為明顯,因此更具有清新感。我們常常會覺得在喝第一口的時候更清新爽脆,而到杯中最后一口卻綿軟無力,就是因為這段時間內杯中的葡萄酒一直在升溫,最后一口已處于一個過熱的溫度。
因此,可以將白葡萄酒冰至較低的溫度,等待酒在杯中逐漸升溫,表現(xiàn)出最好的一面,也可以在喝白葡萄酒時一次倒少點,控制好量,而且在持杯時不要捏杯壁,應該手持杯腳或杯底,盡量避免讓手的余溫影響到杯中的酒液。與起泡酒一樣,倒完酒后,把酒瓶繼續(xù)放在冰桶里。
但要注意,長時間將白葡萄酒放在冰桶里很可能導致葡萄酒溫度過低導致香氣封閉,要好好把握火候哪。
3)紅葡萄酒
飽滿酒體高單寧的紅葡萄酒 15~18℃
中等酒體的紅葡萄酒 12.5~15℃
柔順清淡的紅葡萄酒與粉紅葡萄酒 10~12℃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紅葡萄酒的理想溫度就是室溫,然而,并不是喲。 雖說溫度較高時,酒的香氣更奔放,但一旦溫度高于20℃,香氣上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酒精味,口腔里也會影響平衡度。所以大部分時間我們都需要把紅葡萄酒少許冰鎮(zhèn),比如把酒丟在冰箱快快地冰個15分鐘。在醒酒或倒了第一杯酒后,像對待白葡萄酒一樣,可以等它慢慢升溫,逐漸展現(xiàn)出最出色的表現(xiàn)來。
4)甜酒
甜型氣泡酒 4 ~ 5℃
冰酒 5 ~ 6 ℃
貴腐甜酒 8 ~ 9 ℃
晚收型甜酒 7 ~ 8℃
正如上文所言,大部分甜酒都需要在較低溫度下飲用,以突出酸度,避免甜膩,另外需注意,飲用溫度也不能太低,不然無法充分展示香氣。 5)加強酒 9 ~ 25 °C 給加強酒挑一個合適的溫度并不簡單,因為加強酒品類與風味都很多,所以根據(jù)風味和香氣的差異,加強酒的適飲溫度也各異。但一般來說,年輕輕盈的可以溫度稍低,如果比較復雜厚重,那么適合較高的溫度。以下是大致的加強酒適飲溫度范圍。
8 ~ 11°C:菲諾雪莉(Fino Sherry)、白波特 14 ~ 18°C: 茶色波特(Tawny Port)、寶石紅波特(Ruby Port )、馬德拉(Madeira) 16 ~ 18°C :年份波特 (Vintage Port)、老年份茶色波特(Old Tawny Port)、Amontillados Sherry、Olorosos Sherry
3、最理想的冰鎮(zhèn)方式
越是精細復雜的葡萄酒,冰鎮(zhèn)手法越容易影響到口感。如果降溫的速度太快,或者冰鎮(zhèn)的時間太久,都易導致香氣封閉,而且冰鎮(zhèn)的速度越快,冰鎮(zhèn)的溫度越低,封閉就越明顯。 常見的冰鎮(zhèn)法就是用冰桶降溫,直接把酒放進冰水混合物中冰鎮(zhèn)。 而完美的冰鎮(zhèn)應該是“降溫越慢越好”,這樣才能保護那些美妙的香氣。所以如果是復雜細膩,層次感突出的佳釀,更應該溫和的冰鎮(zhèn),并且精確的控制時間,以免損傷酒質。 這里,知味君就給大家介紹一個能妥善冰鎮(zhèn)葡萄酒,又不損傷香氣的方案。
放冰箱的冷凍室,或者選擇大型的保溫箱,在最底層鋪滿冰塊但不加任何水。之后將葡萄酒平放在冰塊上,蓋上保溫蓋,讓冰塊的冷空氣緩慢的為保溫箱里的葡萄酒降溫。這樣冷卻一瓶葡萄酒最為細膩,但需要通常45分鐘到1個小時。 同樣,如果你想適當冷卻紅葡萄酒,最溫柔也最慢的辦法就是在冰桶底部鋪一層冰塊,不加水,之后把紅葡萄酒放進去,用冷空氣,而不是冷水,把酒維持在較低的溫度下。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對不同酒的適飲溫度都有所了解。如果把握不到其最適飲溫度的話,可以借助溫度計和酒溫杯,但比較熟手的人根據(jù)口感和手感就可以判斷。可能會有人說喝個酒還那么麻煩,直接開蓋喝不就行了,小編告訴你,看適飲溫度這步是少不了的。